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汽车是人形机器人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汽车厂商在精密制造、大批量以及人才、资金上具备优势,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汽车行业重要延伸方向。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引领者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软硬件的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加速落地,头部厂商特斯拉的Optimus计划在2025年步入量产,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计划开启外售,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产业链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汽车产业链向机器人延伸 新成长空间打开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产业链值得期待。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软硬件的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加速落地,头部厂商特斯拉的Optimus计划在2025年步入量产,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计划开启外售,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产业链值得期待。

对比汽车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发展路径。

与汽车自动驾驶类似,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因此二者在软硬件系统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从软件层面来看,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特斯拉2023年9月开始在Optimus 机器人装载了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并且在底层模块上与FSD打通。从技术演进路线上,根据智元机器人的定义,人形机器人也将从“G1-G5”循序渐进式的演进。参考自动驾驶的发展,人形机器人量产后实现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训练,不断从专用向通用发展,从有限场景向通用场景扩展,加速人形机器人使用功能的完善和商业化的落地。

汽车产业链向机器人延伸,打开新成长空间。

汽车工厂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将率先在汽车工厂中训练优化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系统上借鉴了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汽车厂商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汽车整车厂以自研、合作或投资的方式参与人形机器人整机行业,汽车零部件发挥制造和研发优势,卡位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结构件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同时由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厂的积极参与,强化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客户优势,实现汽车产业链向机器人的延伸,打开成长新空间。

风险提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零件降本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