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蛇年首个交易日,备受瞩目的DeepSeek概念股强势爆发,带动港股和A股相关股票大幅上涨。这波行情恰与杭州当日召开的“守正创新、实干争先”新春第一会形成时空共振——这座以数字经济立身的城市,正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向新高度,通过系统化的创新生态构建,书写长三角创新的新篇章。
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筑牢创新基石
近年来,杭州在创新创业领域成绩卓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等众多企业在各自赛道上大放异彩,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杭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行动。
早在2021年,《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便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资金投入。随后,《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支持。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每花费100万元,即可获得20万元的研发补贴,同时还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这一系列政策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也吸引了大量科技企业和人才汇聚杭州。
2024年发布的《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则将目光投向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五大风口产业,实施“创新策源、企业培育、先导集聚、场景试点、要素保障”五大工程,力争到2026年建成10个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构建“5+X”产业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与人才生态,培育创新土壤
在优化营商环境与人才生态方面,杭州同样积极作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的实施意见》以 “最多跑一次” 改革为牵引,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同时,杭州积极实施各类人才计划,落实外国人来杭工作、出入境、居留等便利措施,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服务通道,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等。
得益于这些举措,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人口净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例如,由海归人才创办的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 “海豚”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国内近 100 所 “双一流” 高校成功落地。正是杭州的人才政策和创新环境吸引了创始人吴仲毓团队,助力企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蓬勃发展。
对于专注于物联网智能平台开发的涂鸦智能等创新企业,杭州不仅提供产业园区 30% 的租金减免优惠入驻政策,还组织专家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建议。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涂鸦智能的物联网平台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设备超过 5 亿台。
注重区域协同创新,共筑长三角科技强链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杭州不仅完善了自身政策与创新生态,还积极推动与周边城市的深度合作。例如,2023年6月,杭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担任轮值主席的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发布了《通用人工智能长三角(合肥)宣言》,聚焦“AI大模型时代的长三角数字化之路”,致力于实现算力共享和人才交流,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的构建。
2024年6月,杭州青山湖智能制造与精密仪器创新创业投资推介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吸引了40余家苏州优秀企业参与,进一步推动了两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年8月,杭州余杭区与浙江大学共同建立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吸引了上海青瞳视觉科技等顶尖企业,联合构建“1+3+6”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力图成为机器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城市竞争的交汇点,杭州依托“政策精准滴灌—人才虹吸培育—产业协同进化”的创新生态闭环,有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效能,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未来,杭州还需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动创投基金与科创企业的高效对接,提升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能力。同时,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长三角
156亿元融资助力西岑科创中心建设再提速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西岑科创中心迎来建设新进展。2月8日,西岑社区城中村改造银团与西岑科创园区组团二一期银团成功签约,总融资金额达156亿元。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支点,西岑科创中心东片区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西片区西岑科创园区正加速推进,计划打造长三角最具活力的世界级水岸科创小镇。本次银团贷款将支持城中村改造和R&D科创核建设,提升区域创新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长三角高端人才集聚。(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
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2月5日,上海召开“新春第一会”,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标志着优化营商环境进入8.0版。截至2024年底,上海企业总数达289.87万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本次方案强调“企业感受”,体现营商环境改革向精细化、体验优化方向升级。(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推出全国首创区块链赋能AEO通关便利
近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专区正式上线,提供办事指南、名单查询、在线咨询等服务,优化企业通关体验。截至1月底,上海关区AEO企业达570家,外资AEO企业贡献全市近四分之一的进出口值。上海市AEO商务协调员服务机制全国首创,强化关地协同。(来源:文汇报)
上海闵行区发布全市首家数字化招商服务平台
2月7日,闵行区在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发布全市首个数字化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立业闵行”。该平台集成智能选址、产业链分析等功能,AI选址助手1分钟内生成报告,大幅缩短企业选址周期。会上发布第八轮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涵盖24项改革任务、150条事项,并推出十大创新举措。(来源:文汇报)
浙江
宁波入选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确定宁波为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宁波—舟山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对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此次调整涉及152个承载城市、229个枢纽,后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建设,提升枢纽服务和运行效率。(来源:宁波发布)
DeepSeek接入鸿蒙,算力产业链迎新变
2月5日,华为宣布基于原生鸿蒙系统的小艺助手App接入DeepSeek。此次接入意义重大,杭州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一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为DeepSeek等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国内四大云计算巨头支持DeepSeek,其开源模型R1表现出色,已引发全球关注,推动算力产业链发展。(来源:中国经济网)
江苏
江苏2亿元专项资金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2亿元发展改革类专项资金,支持连云港、盐城、南通等5市及6个沿海重点县(市)海洋产业发展。资金将重点培育海洋技术、高端航运等新兴产业,补强海洋渔业、海洋药物等薄弱环节,提升船舶海工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来源:新华日报)
苏州高新区奠基商业卫星电源制造基地,推动航天产业发展
2月7日,馥昶空间商业卫星电源系统制造基地在苏州高新区奠基开工。项目占地22.5亩,涵盖研发、生产、测试试验中心,达产后年产300颗500千克级及30颗1000千克级卫星电源系统。馥昶空间自2018年落户苏州,已服务60余家卫星单位,配套发射210余颗卫星。本基地将提升国内商业航天电源系统制造能力,助力行业发展。(来源:苏州日报)
安徽
国轩高科低碳能源新材料研究院在合肥市揭牌运营
2月6日上午,国轩高科低碳能源新材料研究院在合肥市庐江县揭牌运营。该研究院由庐江县政府与国轩高科共建,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两大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孵化。未来5年,研究院力争建成多个研究平台并获省级及以上认定,还确立了引进、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的目标。(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
(本文作者孙弘健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范之千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