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欧美高级官员在公开场合伤心落泪的。说为期 3 天的第 61 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结束,在闭幕式上,慕安会主席赫斯根照例发表演讲。这届慕安会,堪称是历史上最吵闹、分裂、令欧洲不安的慕安会,他在谈到欧美共同价值观不再稳固,欧洲并非 " 可有可无 " 时,居然两行清泪从脸上落下,连带着后面的讲话也带着哽咽。

(七旬老人当众落泪)
一、被抛弃的欧洲
克里斯托弗 - 赫斯根,德国政治家,曾任德国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副国务卿,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被认为是默克尔之外,德国在外交场合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2022 年,他当选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曾在当年 6 月就呼吁德国向乌克兰移交 " 豹 2" 主战坦克。从这份履历中我们能看出,赫斯根从政经验丰富,还是德国的主战派,他的外交风格甚至是以强硬而著称。
在出任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他曾对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所谓的 " 康明凯案 " 发表不当言论,本届慕安会,他还当面质问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为什么要从俄罗斯买能源,污蔑我们是在资助俄罗斯。

(赫斯根和王毅的对谈)
就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在公开讲话中落泪呢?因为美国不要他了,这里的 " 不要 " 有好几层意思,除了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大肆开火,和特朗普宣布可能从欧洲撤走约 2 万名美军外,赫斯根本人的慕安会主席任期也到了,他的继任者不是别人,是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二、信仰彻底破灭
在本届慕安会之前啊,虽然特朗普抛出了不少炸裂言论,但欧洲人还是相信,双方在价值观上是契合的,这么多年了,跨大西洋联盟都坚如磐石,对赫斯根这批亲美政客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可是现在,当万斯真正把耳光扇到欧洲人脸上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特朗普是认真的。
而这,就把欧洲人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欧洲的多年来的富裕生活,实际上是靠美国提供安全保护,俄罗斯提供廉价能源和中国提供低价工业品支撑起来的,这才短短几年啊,欧洲就什么都没了。

(欧洲大梦初醒)
所以也难怪,赫斯根会哭成这样,更有意思的是,他一边哭,一边还在劝美国,俄罗斯人不需要 " 安抚 ",不能给他们更多好处。赫斯根举例说,上世纪 30 年代,这种 " 安抚 " 行为就没用,美国不应该重蹈覆辙,这句话立刻就被俄罗斯方面抓住了,因为他讲的,是德国的黑历史。
三、俄罗斯无情嘲讽
1938 年,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意大利、德国签署协议,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而被割让领土的捷克斯洛伐克,事先甚至不知情。赫斯根的意思,可能是想把现在的俄罗斯比作二战前的德国,当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是现在的乌克兰,可在欧洲谈二战,他自己还是个德国人,这种比喻真的合适吗?
再退一步说,当年击败德国的主力,可是苏联红军,赫斯根拿这事儿举例,到底是在骂俄罗斯,还是帮俄罗斯说话?总之,在俄罗斯看来,赫斯根的表现就和现在的欧洲一样,主打一个胡言乱语,不知所谓。扎哈罗娃形容慕安会是 " 精神病院的晨起活动 ",谁是精神病,大家自己想吧。

(扎哈罗娃嘴巴一如既往的毒)
至于赫斯根的眼泪,就是体现了欧洲的软弱,估计以扎哈罗娃丰富的外交经验,也没见过这么高级别的外交官员在公开讲话中哭泣。还能说什么呢,欧洲有这么一批政治家,真是国家之幸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