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时局

“新春第一会”,安徽聚焦两个“新”字

  “新春第一会”,往往具有“把方向、定基调”的作用。

  2月5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安徽“新春第一会”如期而至,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聚焦两个“新”字,这场高规格的“新春第一会”,传递出哪些鲜明信号?

  实践丰富、红利巨大

  翻看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安徽近些年的争先进位有目共睹。奋进途中,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扮演着重要作用。

  “皖高峰”记者了解到,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两者的同频共振上,安徽有着丰富实践,尝到巨大甜头。

  有数为证。

  先看整体情况。2024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6.1%、提高2.1个百分点。这两组数据,是观察科创与产业结合得紧密与否的有效窗口。

  再看重点产业数据。过去一年,安徽汽车产量继续保持40%以上增长、达3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5%、达168.4万辆,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7.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81.4%;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居全国第3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居全国第6位。

  借用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来说,“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脉动强劲。”

  这种强劲的脉动,是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2024年,安徽经济运行逐季向好——GDP增速一季度为5.2%,上半年为5.3%,前三季度为5.4%,全年则为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

  省辖市方面,亦是如此。

  合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创能力居全国城市前7位,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6%、居全国前列。去年全市GDP增长6.1%,四季度增长7.7%,总量居全国第19位、前移1位。

  芜湖立足制造业优势,走“产业+科创”路子,梯次培育“三类企业”(有控制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之相呼应的是,2024年,芜湖迈入“5000亿城市俱乐部”。

  为何要“再强调”

  “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大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掷地有声。

  有实践、有红利,为何要在“新春第一会”上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皖高峰”记者观察,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分别于2016年、2020年、2024年三次来安徽考察,三次都重点提及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特别是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并要求安徽,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安徽有责任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做得更好。”安徽的许多干部、科技人员、企业家这样说。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另一方面,“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发展格局,要求安徽一以贯之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不久前披露的31个省份经济数据来看,安徽经济总量虽然历史性地超过5万亿元,但距离前一位的湖南,仍少2000多亿元。而相较于后一位的北京,仅领先不到千亿元。

  放眼长三角,上海成为我国首座“5万亿城市”,江苏、浙江两个“大块头”实现“大增量”。其中,江苏经济增量全国第一、浙江总量突破9万亿元。作为长三角的一员,未来,安徽如果不能“跑得更快”,与沪苏浙的差距或将“越拉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吹响“三个往前赶”冲锋号:“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正是“三个往前赶”的重要举措。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场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打赢这场比赛,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也要找准路径。

  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安徽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皖高峰”记者注意到,这其中,又以“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最为引人关注。

  近年来,安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80%以上的省科技攻坚项目由企业牵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达81.3%。

  从单个企业来看。现场作交流发言的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透露,中电信量子集聚全国600+行业优秀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球首创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自主研发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安徽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健全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对创新经营主体的重视,还体现在大会的相关安排上——大会通报表扬了全省50家优秀创新型企业,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特地在现场为这些企业家颁发奖牌;交流发言环节中,来自企业的有6人,超过总发言人数的一半。

  锚定目标、找准路径,只待攻城拔寨。大会强调,坚持干字当头,创先争优,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安徽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作者:田先进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