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2月17日,花西子视觉合伙人文渊在个人公众号 “文渊设计师” 上发文,宣布自己已离开花西子。

文渊被认为深度参与了花西子爆款雕花口红的妆造,以及整体品牌视觉体系的搭建。

天眼查信息显示,文渊(原名:李渊)曾与花西子创始人花满天(原名:吴成龙)在2016年共同成立杭州蓝阔视觉设计有限公司。虽然该公司于2021年注销,但以足够显示文渊与花西子创始人渊源深厚。

图源:微信公众号

在公众号文章《那就好好告个别吧......》中,文渊回顾了自己在花西子长达八年的工作历程。2017年,他从设计公司的乙方角色,转变为花西子品牌的缔造者之一。其间,从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雕花口红设计,到整体品牌视觉体系构建,再到杭州首家旗舰店的落地,都离不开文渊所带领设计团队的努力。雕花口红作为花西子的出圈爆品,其蕴含的东方韵味设计美学,成为品牌在国货美妆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图源:微博

界面时尚就视觉合伙人离职一事及品牌后续设计安排,向花西子品牌求证,然而对方未作回应。

花西子前首席产品官商陆在朋友圈转发了前述文渊官宣离职的公众号文章。商陆曾是花西子品牌发展的重要对外发言人,但已于2024年9月离职,他称自己目前仍处于休整期。

就在商陆离职的同月,花西子于上海举办了首次全球新品发布会,这是其近年来少见的大规模对外的产品营销活动。发布会上,花西子宣布推出四大彩妆 “黑科技” 以及全新的 “花养玉容” 系列产品。这些新品着重强调 “妆养合一” 的附加功效,同时大力彰显研发过程中的品牌科技力。

近期,花西子又推出 “好气色防晒粉饼”,围绕产品在高防晒指数与妆效肤感之间的科技创新,持续进行研发层面科技力的推广。

花西子想要从以往主打的国风美学视觉特色,开始向培养更高附加价值的科技印象转型。

但首席产品官这样的核心人员离任可能使既定研发方向在执行中出现理解偏差或衔接不畅,影响如 “妆养合一” 等特色产品研发的推进节奏,使花西子在科技转型道路上的步伐受阻。

而且,从品牌建设层面来看,在当下品牌转型的关键时期,花西子仍然需要塑造一个稳固且专业的对外形象。大众对品牌的信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与品牌的互动中,通过品牌传递出的价值理念逐步建立起来的。

半年内两位核心高层相继离职,这无疑给试图从李佳琦事件阴影中复苏的花西子带来巨大挑战。

2017年,花西子在杭州创立,秉持 “东方彩妆,以花养妆” 理念,主打国风美学,避开 “大牌平替”,切入100元到200 元中端价格空白市场。创始人花满天凭丰富运营经验,借短视频和社交媒体打开市场,后与李佳琦深度合作实现飞跃发展,在天猫美妆榜单名列前茅。2023年9月,李佳琦言论风波致花西子因眉笔价格被质疑定价虚高,公关团队离职加剧信任危机。近两年,花西子为摆脱业绩下滑,将出海作为新发展重点。

早在2021年3月,花西子就通过亚马逊在日本市场进行试水。但业内人士曾告诉界面时尚,由于消费习惯差异,日本美妆市场更注重线下零售运营,电商渗透率相对较低。

不过,对于国货品牌而言,从电商渠道出海是一种较为轻便的方式,能够以较小成本试探市场反应,进而决定后续渠道拓展策略。基于两年多的线上运营经验,2023年初,花西子在日本美妆线下集合店 @cosme 东京旗舰店开设首个海外线下快闪店。同年,又入驻日本老牌百货伊势丹新宿总店,开设首个海外季节限定店。

图源:微博

2024年到2025年,花西子在巴黎百货商场莎玛丽丹和东京银座核心商圈 Ginza Six 开设旗舰店,标志着其海外线下市场拓展的进一步深入。然而,海外市场目前仍处于初期布局阶段,尚无法成为弥补国内业绩缺口的主要力量。花西子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能否在海外市场长期扎根,仍是品牌未来面临的重大考验。

在这一关键时期,花西子品牌的视觉美学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人才流失对花西子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文渊的离开,极有可能使品牌在后续视觉设计与创新过程中,面临风格延续难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品牌形象的前后不一致,削弱消费者对花西子长期秉持的东方美学风格的认知与情感认同,进而影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