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4日讯(编辑 杨斌)在这一轮资金面趋紧引发的债市调整中,机构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大行成为调整中最大的卖债方,单周卖出各类债券2000多亿元,基金“追涨杀跌”,也卖出债券1300多亿。农商行、保险、理财等配置资金则不惧调整,积极买入。
据财联社从业内获得的数据,农商行在收益率上行中继续贯彻“调整即买入”策略。上周(2月17日-21日),农商行买入各类债券2658.38亿元。其中,大幅买入政金债1161.9亿元,期限涵盖1-10年,其中7-10年期买入了977.78亿元。国债方面,农商行上周买入规模达到1026.96亿元,其中7-10年买入481.6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单周内买入节奏上看,2月20日以来,收益率从底部快速上行阶段,农商行净买入力度加大。
大型商业银行则成为了近期债市的主要卖方。上周,大行卖出各类债券2031.79亿元。其中,卖出国债789.58亿元,期限集中在1年以下与7-10年。此外,大行卖出政金债435.26亿元,卖出地方债495.42亿元。
受资金面延续偏紧、“缺负债”等影响,银行融出资金能力此前持续下降。某券商固收分析师汪梦涵指出,国有大行融出规模边际修复,但大行和银行体系资金水位仍处于低位,反映出银行体系超储消耗压力仍未缓解。
今日早盘,资金面紧张程度仍未见明显缓解。CNEX资金情绪指数开盘时达到60,央行开展2925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020亿元后,CNEX资金情绪指数降至50。
交易员指出,近期银行间日内资金面时常呈现“朝紧晚松”,但未见到资金面明显转松的迹象。
从卖出节奏看,业内人士分析,大行在收益率起始上行的位置净卖出即达到峰值。此外,基金“追涨杀跌”较为明显。
业内数据显示,上周,基金也卖出各类债券1392.39亿元。主要是卖出了政金债591.68亿元,期限集中在7-10年。同时,基金卖出国债184.32亿元,期限集中在10年以上,还卖出地方债103.46亿元、信用债352.02亿元。
也有机构同农商行一样,在收益率上行过程中积极买入,比如,作为配置盘的保险机构,上周买入各类债券1046.15亿元,主要为681.03亿元地方债、222.41亿元国债;理财公司及产品上周买入各类债券357.68亿元,主要买入了信用债。
今日债市延续调整,截至14:00,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5BP至1.74%。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更大,1年期国债上行约6BP。
上述券商固收分析师认为,债市的多空博弈进一步加剧且会持续。在10 年期国债靠近 1.7%点位附近的时候,多空观点分歧较大,部分机构开始逐渐配置入场;而以中长债基为代表的部分资金受到流动性持续紧张的压力开始系统性降低久期仓位。目前理财配置情绪不算弱,总体规模变动复合季节性,当前理财出现实质性卖债而“负反馈”的压力尚可。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发出最新研报,喊出“买在市场恐慌时”的口号,其建议“越上越买”,不论是短端还是长端,都已经进入性价比区间。短端的高点或已现,但修复的幅度可能依然受限于央行态度;长端可能容易随情绪继续发酵,不过10年国债1.75%、30年国债1.95%,都属于偏上限的位置,上行的幅度已经不大,修复的速度可能更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