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PO招股意向书有何不同?
《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简称《规定》)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周(2月17日至21日),共有3个IPO项目发布上市招股意向书,成为首批需落实上述新规的IPO案例。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与过往案例相比,此次多个IPO项目披露了中介机构的收费依据,以及明确保荐承销费、审计费及律师费等将按照项目进展分阶段支付。
券商承销费用方面,《规定》叫停了以往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的做法。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主要约束承销商因出于利益驱动而对IPO项目过度包装,遏制此前频繁出现的“超募”现象。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上述3个IPO项目均采取“募资总额×固定费率”的计费模式,部分项目有保底收费。
实际上,过去一年,IPO市场未见“超募”现象,甚至无一项目足额融资,长期以来承销商大多采用上述计费模式。
谈及新规后的收费模式,多家投行人士表示公司已着手研究,同时也会观望市场上是否有受到监管认可的新案例出现。
上市招股意向书明确分阶段收费
《规定》在2月15日正式实施,其中提到的“中介机构收费与上市结果脱钩”、“取消地方政府上市奖励”等是市场热点话题,中介机构如何落实《规定》要求,受到市场关注。
根据公告,新规实施后的首周,共有3个IPO项目发布上市招股意向书。其中有2个披露中介机构收费依据,以及强调“分阶段支付”,这在过往的上市招股意向书中没有出现。
比如,2月21日披露上市招股意向书的弘景光电,该公司计划在创业板上市,拟募资不到5亿元,保荐机构(承销商)为申万宏源(000166)承销保荐、审计机构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发行人律师为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弘景光电招股意向书提到,保荐承销费用是参考市场保荐承销费率平均水平,其中保荐费(160.38万元)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
该项目的审计验资费用及律师费分别为1100万元、450万元。公告称,此两项费用都参考了市场相关费率平均水平,也考虑到中介机构服务的工作要求、工作量等因素。在支付方式上,也明确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
又如,在2月19日,由中金公司保荐承销的创业板IPO项目汉朔科技披露招股意向书,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1.82亿元。公告提到,保荐承销费参考了市场平均水平,将根据项目进度分节点支付。
该项目的审计及验资费高达2260万元,公告表示主要依据服务的工作要求、所需的工作工时及参与提供服务的各级别人员投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按照项目完成进度分节点支付。据悉审计机构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汉朔科技IPO项目律师费为1695.95万元,公告称,此费用参考市场律师费率平均水平,考虑长期合作的意愿、律师的工作表现及工作量,也同样将按照项目实际完成进度分节点支付。据悉,发行人律师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上述2单IPO项目对发行费用的详细披露,主要因为2月15日正式实施的《规定》。《规定》明确称,证券公司从事保荐业务时,可以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但是收费与否以及收费多少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条件。《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也有类似上述的要求。对于律师事务所,《规定》要求应当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费,并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关于律师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
券商投行已在研究新收费方式
此次《规定》另一大看点在于券商承销费用的计费方式。根据《规定》,证券公司从事承销业务时,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收取服务费用,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
过去,“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计费方式较为常见。比如2023年上市的某创业板公司,其承销费率依据募集资金规模“阶梯递增”。具体来看,若募集资金低于7亿元,承销费率为6.8%;若募集资金在7亿至8亿元间,那么超出7亿元部分按8%计费。如果募集资金在8亿元至10亿元间,那么7亿元以下及超过7亿元的费率继续按照前述规则计算,而超出8亿元的费率提升至10%。如果募资在10亿元以上,超过10亿的部分,费率为15%。
此外,该项目还称,发行人可自行决定给予主承销商奖励佣金,奖励佣金不超过发行规模的1%。
如今,伴随《新规》的正式实施,承销费“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的计费模式被叫停,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旨在防止券商为追求高额承销费用而过度包装或推动规模大但质量欠佳的项目上市。同样,通过获取股票公开发行上市奖励费的方式也被《规定》认为是谋取不正当利益。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规定》实施后首批披露上市招股意向书的3单IPO项目,发现其承销费的计费模式均为“募集资金总额*统一固定费率”,部分要求有保底收费。
具体来看,弘景光电承销费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的8.00%(含增值税);汉朔科技保荐承销费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的8.00%,并且不少于8000万元。永杰新材称,以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基数,保荐承销费合计佣金费率为5.10%,且合计不低于4000万元,扣除保荐费用后剩余部分为承销费用。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查阅发现,实际上“募集资金总额*固定费率+保底收费”的计费模式是过去一年来投行的主流选择,这或与IPO市场清冷有关。东方财富(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5年2月18日期间,95个启动招股工作的IPO项目募资情况都不及预期,未能完成足额融资。
谈及未来如何计费,多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已经在研究新的收费模式。比如“按发行规模递减收费比例”是否可行。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4年10月披露招股意向书的金天钛业的承销费率就采用“阶梯递减”方式,募集资金总额若低于6亿元,则按照9.8%的费率收取承销费用;如果超过6亿元,则超出部分按3.5%的费率。
发表评论